本報訊(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劉玉剛)“檢察機關深化知識產權保護綜合履職,高質效辦理知識產權案件,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成效顯著。”2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金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剛在聽取山東省沂源縣檢察院工作匯報后,對該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沂源縣檢察院檢察長張磊向代表介紹,2024年以來,該院立足服務“工業強縣”,制定安商護企17項重點措施,設立“檢企驛站”,創新推行服務企業“聽→商→講→辦→建→訪”六步工作法,持續開展“點單送法”進企業活動22次,相關經驗做法被廣泛推廣。
王剛深耕玻璃行業40余年,一直帶領企業在創新發展上積極探索,深知知識產權對企業的重要性。
張磊著重向王剛介紹了2024年7月該院受理的一起侵犯知識產權案件。該院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后,積極引導公安機關完善證據鏈條,改變偵查方向,查明案件事實。自2016年以來,鄧某某制作、銷售國內某知名品牌電池,涉案金額292萬余元。2025年1月3日,沂源縣檢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對鄧某某提起公訴,同時,該院引導公安機關繼續對鄧某某相關下線開展全鏈條打擊,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立體化工作格局,有利于優化創新環境,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進而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王剛表示。他希望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讓創新者得到應有回報,為創新者和企業營造健康有序、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以更優知識產權檢察履職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文章轉自《檢察日報》第6版 聲音周刊
關注金晶集團公眾號!
在線應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