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在线观看专业视频制作与分享-麻豆一区二区-麻豆mv高清免费观看

王剛談金晶科技的轉型與突破:內生動力 轉戰下半場
2019/10/16
23

嘉賓介紹

王剛

全國人大代表

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

中國平板玻璃工業協會副會長

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jpg

?他們,根植于祖國的土壤,奮斗在產業的征途,肩負面向未來的使命與責任。為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致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貢獻者,金融界推出主題策劃“接力!我是中國企業”。通過不同產業、區域、年齡的創新者、實踐者、運營者講述發展背后的故事,從企業+產業這個角度,直觀偉大時代的奮斗縮影,共鑄民富國強、眾安道泰的未來。

它,發軔于中國玻璃發源地——山東博山,承續中國玻璃工業百年文明。如果說哪一家企業可以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民族玻璃產業榮辱沉浮的見證者以及參與者,山東金晶無疑是其中之一。時光荏苒,如何面對市場急劇變化與未來?這又是中國所有制造業老牌名企要面臨的挑戰。

“新環境、新變化對企業來說,是挑戰,但也是機遇。”近日,金融界“接力!我是中國企業-對話未來企業家”,對話金晶科技董事長王剛,這位四十多年投身金晶發展的實踐者很坦誠很堅定。在他看來,企業必須要有定力來生動力,眼睛向外,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自我超越,適時進行轉型,提升團隊的全新領導力,提升企業的組織新能力,適應新時代。

發軔與傳承

1904年,清政府在山東博山投資100萬兩白銀,并聘請德國技師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工業化平板玻璃生產企業——博山玻璃公司,為中國玻璃工業發展埋下了火種。雖然博山玻璃公司最終破產,但生產平板玻璃的技術卻被博山工人傳承了下來。上世紀50年代末,從博山玻璃公司延續下來的擁有玻璃生產經驗和技術人員開始籌建玻璃廠。在經歷過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技術落后背景下粗放式發展的一段時期后,玻璃廠在改革開放帶來的技術沖擊中飽經霜雪,直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盈利,并自此步入正軌。

受**同志南巡講話的鼓舞,玻璃廠在1993年以極快的速度建立了新的生產線,此后陸續在博山、淄博高新區投資建廠,企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加速發展期。

“金晶真正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是2002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之后。”王剛說道,通過資本市場助力,金晶科技于2003年先后收購并成立滕州金晶公司、合資建成廊坊金彪公司,產業版圖進一步擴大,并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優勢。統計數據顯示,上市后的第三年(2004年),金晶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4.4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41%和125.81%。

2.png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在規模擴張的同時,金晶科技也在產品和技術上不斷尋求突破。據王剛介紹,2005年金晶與世界500強美國PPG公司合作,建成了中國首條超白玻璃生產線,實現了高端超白玻璃產品國產化。隨后,金晶超白玻璃的視覺性能、光學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超高的性價比成為全球高端建筑、地標性建筑的標配,也被太陽能光伏產業廣泛使用,贏得了市場廣泛認同和青睞。之后,公司相繼開發出22mm、25mm厚度的超厚超白玻璃、18m×3.66m超大板面玻璃,為金晶超白玻璃產品進入阿聯酋哈利法塔、北京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上海世博會“陽光谷”、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等地標性建筑奠定了基礎。

在這段歷程中,金晶作為中國超白玻璃的開拓者,開啟了中國平板玻璃高質量供給的序幕。此外,基于技術的領先與穩定,金晶作為行業標準制定者參與中國超白玻璃產品標準制定。

依托產品創新及質量提升,金晶科技收入及盈利均得到大幅提升。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2007年三年間,金晶科技營業總收入翻了2.5倍,歸母凈利翻了近6倍。

3.png?

? ? ? ? ? ? ? ? ? ? ? ? ? ? ? ??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從整個行業來看,這一時期,我國玻璃產業進一步升級,新的生產設備不斷投入使用,新型材質玻璃不斷涌現,玻璃產量穩步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累計生產平板玻璃5.32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2.50%。

布局與“突圍”

事實上,在上市后的一段時間內,金晶一直在加強產業布局。其中,上市后的第二年(2003年)便開始向玻璃上游產業延伸,籌建純堿項目,打造新的增長極。不過,純堿項目真正實現規模化生產是在2008年。

“2008年,金晶年產100萬噸純堿項目正式投產運行,是行業一次性投產噸位最大的生產線。”王剛表示,經過幾年發展,金晶純堿鹽單耗、蒸汽單耗、毛利率、凈資產利潤率等多項指標成為行業標桿。

此后,金晶不斷拓展鹽化工產業鏈,從純堿延伸至小蘇打、再延伸到以“雙零”為品牌的小蘇打日用洗滌產品,通過產業鏈將資源價值發揮到最大。

“‘雙零牌’系列產品以食品級小蘇打和天然植物精華為主要成分,由于產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增稠劑、增白劑、熒光劑、香精,可廣泛應用于餐具、果蔬清洗、家居清潔、內衣和母嬰用品的綠色洗滌劑。”王剛說道。

從營收規模來看,根據已公開的年報數據,項目投產后的第二年(2009年),金晶科技純堿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11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達到近三分之一。到2011年,純堿業務實現營收13.18億元,規模進一步增長。

從玻璃行業來看,2010 年前后,平板玻璃產能進入迅速擴張期。其中,僅2010年行業就新增139 條浮法線,平板玻璃總產量較2006 年翻了一番。

在玻璃和純堿業務的雙重推動下,金晶科技的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不斷提升。根據年報數據,2010年金晶科技實現總營收31.46億元,同比增長35.96%,實現歸母凈利3.6億元,同比增長207.69%。

但是,產業規模不可能無限增長,快速擴張帶來的后果是行業的產能過剩。與此同時,作為玻璃行業重要需求者的房地產行業在2014年持續低迷,玻璃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平板玻璃產量7.39億重量箱,同比下降8.6%。在供給側結構改革大的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發布《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淘汰建材行業落后產能,改善供需關系。

在此背景下,金晶科技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據年報數據,2014年~2016年,金晶科技營業總收入分別為35.81億元、33.25億元、33.57億元,三年中營收幾乎“徘徊不前”。

為此,金晶科技一方面在技術、產品等方面加強創新,另一方面不斷提升內部管理能力。據王剛介紹,金晶在LOW-E節能玻璃領域已開發出隔熱系數行業領先的S1.1系列產品,為綠色建筑、節能建筑提供了滿足要求的配套產品。近期,金晶又開發出超白玻璃的二代產品——金晶“至純”,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均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在管理方面,金晶科技導入了“業績梯隊”理論,遵從“以高績效標準確定業績目標、以業績衡量貢獻、以業績決定個人收入”的原則,在持續提升企業經營業績的同時提升管理效率。

一系列舉措推動下,金晶科技在這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成功“突圍”。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金晶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43.54億元,同比增長29.70%,實現歸母凈利1.44億元,同比增長278.95%。

4.png

?制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

從整個行業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玻璃消費及新興市場的轉型升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平板玻璃產量8.7億重量箱,同比增長2.1%。其中,普通建筑用玻璃產量占比從2014年的47.4%下降到了2018年的35.6%,而低輻射玻璃原片、電子玻璃原片、太陽能玻璃原片產量在不同程度上有了較大幅度增長。與此同時,行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60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利潤總額116億元,同比增長29.1%,創近年來最大增幅。

另外,這期間,伴隨著2013年《環境保護法》的實施以及國家對大氣、水污染等各項污染監察力度的加大,不少工業企業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金晶積極率先調整策略,實施生產線煙氣治理達標排放,為行業樹立標桿。

“在國家出臺煙氣治理政策伊始,金晶在國內尚無成熟的治理技術和設施的情況下,探索性地進行煙氣治理改造,先后投資近2億元,經過兩次工藝調整和設施重建,最終為平板玻璃行業探出了一條煙氣有效治理的路子,率先實現超低排放,得到行業協會、國家工信部的高度肯定。”王剛說道。

轉戰下半場

“金晶科技的發展歷程與國家改革開放的發展步伐同步。過去四十年作為改革開放的上半場,金晶基本完成了產業的區域布局和產業鏈上下游的拓展延伸,具備了規模和產業鏈循環的諸多優勢。隨著改革開放下半場的開始,金晶也開啟了從規模經營向能力經營的轉型,把現有的產品系列當作資源,而不再是傳統的競爭性產品,持續推動產品的終端化、高端化、功能化,從而占領行業細分市場的領先位置,保持企業的盈利能力。”提到企業的未來發展,王剛這樣說道。

金晶一直關注建筑節能改造、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工業品玻璃、小蘇打洗滌劑等巨大的潛在市場。“在新一輪的發展過程中,金晶將在部分細分市場做到數一數二。”王剛自信地說道。

在指導方向上,金晶提出“以創新研發為驅動”、“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資本增值為導向”、“尋找增加企業價值的新方式”、“以領導力為驅動”的五大價值主張。

在具體行動方面,金晶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升上去’三個舉措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王剛表示,金晶把在玻璃行業終端產品世界領先的企業,如美國的PGW、法國的圣戈班、以及國內的中材集團等“請進來”,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培育金晶終端產品突破能力。在“走出去”方面,金晶借“一帶一路”戰略,把部分生產線轉移出去,為集團的終端業務騰出資源,促成集團產業結構的調整。另外,金晶通過現有業務及新興業務的發展讓企業“升上去”。其中,對現有業務,通過五大價值主張的引領,提升其盈利能力。對新興業務,一方面通過收購引進落地,消化吸收再進行創新;另一方面通過科學家為帶頭人的研發團隊組織科研突擊隊,實現新興業務導入、傳統業務改良及發展衍生業務。

面向未來,唯有創新不變。“經過近年來的實踐,我們認識到,對于新材料行業來說,依靠規模經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一定是依靠人的能力、依靠團隊能力實現企業能力經營的時代。”王剛表示,未來,金晶將通過團隊全新領導力的提升,用增長型思維推動全新組織能力的提升,增強企業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挑戰的能力,在變化中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創造機遇,推動企業更好地發展。